《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國家課程標準規定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和課程實施等,是教材編寫、教學、考試評價以及課程實施管理的直接依據?!?/span>
東莞外國語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對于新課標的認識和理解,為了更好地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東莞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于2024年3月5日和6日,聯合濱海灣未來學校、寮步鎮外國語學校共同開展了此次關于新課標的培訓講座。此次講座的主講人是東莞外國語學校小學部語文科組長王成蓮老師。
培訓伊始,王老師準備的熱身小測試,迅速打開了學員們討論的話匣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呈現。語文學習任務群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
王老師介紹了2011年版和2022年版課標的主要變化,主要集中在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兩方面:不僅完善了培養目標、優化了課程設置、細化了實施要求,還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課程內容結構、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等。
為了幫助學員快速區分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系,王老師分別界定了四個與素養相關的概念:素養、語文素養、核心素養以及語文課程核心素養,并嘗試讓學員們利用集合表示四者的關系。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對于核心素養的內涵,培訓小組在第二天又繼續進行了詳細的學習和討論。錢老師說,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等四個方面其實是一個整體,并形象地利用圖像概括了四者互相關聯并且各有側重的關系。
對于核心素養的理解,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員陳萬勇同樣也說道:要理解“核心素養”這一核心概念,可以先依托工具來理解其本義,再憑借文獻來綜述性地梳理其源流、內涵,系統地理解其為何、是何、如何,然后再同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對應的勾連,深入領會它在實踐中的樣態和策略。經歷了這種縱深性、爆破式的解讀,核心概念的要義自然就會了然于心。同時,學習新課標不僅要鎖定少數核心概念并進行深入解讀,還要善于圍繞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體系,畫出類似“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學科內容結構—大觀念(大主題、大任務)—大單元”這樣的結構圖,進行概念譜系的解讀,才能巧妙地“悟透一個,理解一片”。
在課程總目標當中,王老師嘗試讓學員按照以上四個維度劃分,九條總目標分別對應了相應的能力,使學員能縱觀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與總目標之間的關系,對新課標的認識上升一個更高的視角。
根據不同學段特點,新課標統籌安排各類主題的相關學習內容,其中包含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占內容的60%~70%,而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應用、說明、記敘類作品,以及外國優秀文化作品,占30%~40%,幫助教師直觀了解課程內容主題的分布情況與載體形式。
對于學習任務群的安排,分別按照基礎型、發展性、拓展型逐步遞進,分設了“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實用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等六個任務群。
實施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對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此次講座王成蓮老師深入淺出地為學員們介紹了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語文教育的內涵。
學員們課后說到,通過此次培訓講座,更能縱觀新課改的設計意圖,對于不同學段,有了橫向對比的視野,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學段的要求,對于新課標的學業質量和課程實施部分,有了自己的解讀方法,通過王老師的指導,對新課標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把握。
真正的成長是自我成長,相信通過此次培訓學習,老師們定會勤勉認真、行而不輟,立足育人為本理念,深入推進素養導向教學,落實教學評一體化。當好課程實施主力軍,把育人藍圖變為現實。
撰稿:鄧璐
編輯:楊笛
初審:吳玉君
復審:譚萍
終審:呂雪玲